机场通航 泛亚高铁2021年通车
计划始于1950年代,预计建构长14,080公里、贯通新加坡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延伸至欧洲及非洲的铁路。航运、航空业尚未发达时,此计划具有降低运输时间和成本的吸引力。但受阻政治经济因素,直到冷战结束、东西方关系正常化,计划才有所进展。泛亚铁路是配合欧亚国家贸易日益成长,增加各国间货物流动的方法,也改善了老挝、阿富汗、蒙古及中亚等内陆国的经济与对外交通。
铁路网络的大部分已由现存的欧亚陆桥连接,目前部分重要路段尚未动工,而且各地轨距不一也造成困难。欧亚大陆现行有四种轨距:
欧洲大部分国家、土耳其、伊朗、中国和朝鲜半岛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
芬兰、俄罗斯,以及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采用1524毫米宽轨;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多数采用1676毫米阔轨;
东南亚则多采用1000毫米米轨。
大多数国家将保有原路轨而不另建新轨,故必须兴建转轨的机械设备。 [1]
另一个很大的障碍是需要连接韩国与日本的海上运输。集装箱船虽然比铁路有更多的空间,但船只的定期运输必定比火车少,造成延迟。
直至2001年,共有四条规划中的通道:
北部通道
连接欧洲和太平洋,途经德国、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蒙古、中国至朝鲜半岛。在波白边界(由标准轨至1520毫米阔轨)、中哈边界及中蒙边界(由1520毫米阔轨至标准轨)换轨。此线与现有目前将货物由远东经莫斯科运送到欧洲的西伯利亚铁路多数重叠。韩国货物因北朝鲜的政治因素须经海路运至海参崴上火车。
南部通道
连接欧洲和东南亚,途经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泰国,然后分别进入中国广西·云南,以及经马来西亚进入新加坡。在伊巴边界(由标准轨距至1676毫米阔轨)、印缅边界(由1676毫米阔轨至1000毫米窄轨)和中泰边界(由1000毫米窄轨至标准轨)换轨。但中国内地此部分铁路(昆明铁路局管内)亦有1000毫米窄轨存在,故换轨车间也可设于中国内地。
东南亚的网络
南北通道
连接北欧与波斯湾。主线始于芬兰赫尔辛基,穿越俄罗斯国土至里海,然后分成三条支线:西线经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入伊朗西部;中线以火车轮渡经里海进入伊朗;东线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入伊朗东部。三线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会合,最后抵达伊朗港口阿巴斯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