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菜篮子工程的历史阶段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8-25

  云南菜篮子工程的历史阶段是什么?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孔尚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菜篮子工程经历了三个阶段。首阶段从1988年开始进行到1993年底。现阶段首先提出云南菜篮子工程市场责任制,其特点是城市副食品基本解决。成立了2000多个义卖市场,初步形成了以蔬菜、肉、水果、鸡蛋、牛奶为主的大型市场流通格局。食品数量饱和了,但质量仍然有问题,主要是农药的使用量太大。  第二是从1995年到1999年底的新篮子项目。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把菜篮子工程扩大到城乡结合地区,甚至城市郊区,扩大范围。山东寿光等蔬菜主要供应北京,山东临沂主要供应上海和南京一带。同时,大力推行“设施化、多产化、规模化”三化政策。“设施化”通过温室化获得有效的发展。“多氧化”是种植多种新型蔬菜。规模化就是大量种植。第三阶段从1999年进行到2009年底。这个时期进入了菜篮子快速

  云南菜篮子工程的历史阶段是什么?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孔尚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菜篮子工程经历了三个阶段。首阶段从1988年开始进行到1993年底。现阶段首先提出云南菜篮子工程市场责任制,其特点是城市副食品基本解决。成立了2000多个义卖市场,初步形成了以蔬菜、肉、水果、鸡蛋、牛奶为主的大型市场流通格局。食品数量饱和了,但质量仍然有问题,主要是农药的使用量太大。

  第是从1995年到1999年底的新篮子项目。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把菜篮子工程扩大到城乡结合地区,甚至城市郊区,扩大范围。山东寿光等蔬菜主要供应北京,山东临沂主要供应上海和南京一带。同时,大力推行“设施化、多产化、规模化”三化政策。“设施化”通过温室化获得有效的发展。“多氧化”是种植多种新型蔬菜。规模化就是大量种植。第三阶段从1999年进行到2009年底。这个时期进入了菜篮子快速发展阶段,进入了提高农产品安全性的阶段。1999年9月,全国十大城市举行了第十二次菜篮子工程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议,会上正式提出国内菜篮子的供需形势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预示着菜篮子工程全面发展到质量水平的阶段。

  自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菜篮子”建设发展总体保持稳定快速的繁荣。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满足城乡居民对“菜篮子”产品日益提高的要求,经国务院同意,现实施新的云南菜篮子工程,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1)总体想法:云南菜篮子工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新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强产能建设,改善市场流通设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新监管保障机制,使“菜篮子”工程建设实现生产稳定发展,与生产无缝衔接,质量安全,市场波动控制,农民稳定增收。(2)主要目标:云南菜篮子工程重点生产肉、蛋、牛奶、鱼、菜、水果等产品。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生产布局合理,总量满足需求,品种更加丰富,季节供应均衡。直辖市、省会市、计划单列市等大城市的“菜篮子”产品自给水平保持稳定,逐步提高。篮球“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得到加强,流通条件进一步改善。生产地和销售区的利益联系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形成。“菜篮子”产品基本可追溯,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市场责任制进一步实施,供应保障、紧急控制、质量监督能力明显增强。